frog 观点:为人类的欲望而设计
设计是复杂的,简单的技术+方法论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设计
......
在过分追求流程和科技堆砌的大背景下,学会聆听欲望,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才最重要
日前,frog 上海工作室的创意副总监林建达(Genda Lin)及资深交互设计师刘珺婕(Joyce Liu)在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IxDC 2018上共同主持了一场工作坊,与64位不同背景的创新行业同僚探讨了如何为人类的欲望而设计。
认识 frog
作为国际创新咨询的领导者, frog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帮助世界顶级的公司创造富有影响力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并成功将其商业化,以此达到提升品牌商业价值的目的。
Genda 和 Joyce 也在工作坊的开头与参会者一道回顾了 frog 的历史,从为苹果公司打造“ Snow white ”设计语言,到提出“为组织与社会改变而设计”的理念-- frog 始终走在设计和创新的前沿(戳这里看《曾为乔布斯设计的 frog 创始人给设计师的人生箴言!》)。上海工作室也秉承了 frog 的传统,多样化的团队和极强的创新执行力保证了在不同行业都能交出亮眼的作品。
重塑日常
为了实现最佳效果, Genda 和 Joyce 在开始演讲前将64位参会者分成8组,并为每一组分配了包括理发,找工作,约会等在内的不同日常情境,旨在让大家带着 “重新设计日常生活体验”这一思索,在实践中检验分享的原则与框架。
既然分享的主题是“为人类的欲望而设计”,那么这里的欲望该作何解释呢?在 Genda 看来,欲望可以分成四类八种:
为了解释 “欲望”, 我们可以回溯这套法国人在1900年前后,对100年后生活的预测。
无论是自动理发,知识传输还是会飞的消防员,都与科技有关。火灾(人们恐惧的),更高效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人们需要的)和飞机(人们对出行速度的欲望),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被诉诸于科技。
其实结合时代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 我们并不难理解人们在见识了科学的巨大力量后,对其产生近乎崇拜的信仰。
但对于科技的迷信会带来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对人类基本欲望和诉求的忽视。人们亟须认清的一点是:我们要做科技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隶。
为了进一步阐释观点, Genda 和 Joyce 引入了三个关键词 – “移动”,“美”和“食物”,每一个关键词对应一个日常生活的场景。
移动
移动,是我们几乎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通过对出行特征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出行分成四类:临时休闲,计划休闲,临时工作及计划工作;对每个分类,又给出了更细化的出行情境。不同的出行类别和情境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选择:这体现了欲望的复杂性。
天气,人数,距离… 某个因素的细微变动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选择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过分追求模式,简化的调研方式通常只能得到破碎的用户画像,并不能完整的反映其需求。
进一步延伸 -- 汽车作为常见的出行选择,经历了从身份象征到效率工具的转变。这与时代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也体现了欲望的时效性。这要求任何设计都要与当下的时代相结合,因为即时的欲望诉求会指明最好的设计方向。
美
美,是一个属性,也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目标,但在具体落实的时候通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哪怕是最基本的护肤,也需要厘清:怎么护肤?何时护肤?该花多少钱护肤?
跟风购买化妆品,错过最佳护肤窗口,盲目尝试解决方案…因此在衡量医美相关的产品时,最关键的指标是可控性。面对日渐成熟的消费者,医美产品的提供者需要适应自身定位的转变:从爆款为王,到正视并尊重市场。
食物
民以食为天,食物的重要性无需多言;而欲望在食物中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是食物与出行的相互联系。
被封为美食家“圣经”的《米其林指南》,其评价餐馆的标准实际上是“距离”。一星餐馆顺路吃,二星餐馆绕路吃,三星餐馆值得专程前往。很多人可能对这样的定义有疑惑,但其实为了吃到某家餐馆而旅行的距离将成为用餐体验的附加值。
再比如市场上此起彼伏的网红店常出现大排长龙的现象,许多人却甘之若饴。但其实专程前往餐馆带来的仪式感又或是排长队之后取得食物的优越感恰恰体现了欲望的个性化和复杂化特质。
透过食物可洞察的欲望还不止于此。已成为新一代“肥宅快乐水”的奶茶是不少人下午茶的首选,但你可能意识不到喝奶茶这件平常的事也会有社交属性,当大家一起点奶茶时,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群体的归属感,从而形成社交连结。
而有些时候,你为之买单的甚至不是饮料本身。不久前,一家主打机器人制作饮料的店铺登陆上海,吸引了众多前往猎奇的顾客。或许几年内,机器人就会成为饮料店的标配,但其在当下的稀缺性依然可以触发消费者为“新奇感”买单。
食物还可以体现设计师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设计师不能只被动理解或满足欲望,而是要创造并教育欲望。
巧克力算得上是最常见的甜品,但就是一个简单的巧克力也可以衍生出无数的可能性:无论是抵抗饥饿的巧克力,营养丰富的巧克力亦或是充满欢乐的巧克力,其实从食物的层面来说差别并不大,但商家却可以通过恰当的教育赋予产品满足特定欲望的形象,而这也会成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号即将到来的2018年第二届中国UI/UX设计大会(上海), Genda 将再度登台,畅谈他对食物的体验和思考。想近距离接触大咖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设计挑战
工作坊的分享环节至此告一段落,但好戏才刚刚开始。 Genda 和 Joyce 为到场的参与者准备了“设计挑战”的环节,同时展示了如何用创意矩阵来快速发想出点子并将其视觉化。
众人面临的是“在外租房”这一许多人都会遇到的生活难题,通过“情报”,“看房”“比较决定”三大环节和“安全”,“控制”,“探索”,“归属”的四大欲望的排列组合,大家推导出了可能的机会点。
有了好点子还不够,从用户的情感利益出发进行展示,才能将产品的效果最大化。通过科学的方法,大家集思广益设计出了全新的试住平台“随便住”。
“设计其实天然包含了沟通的任务:无论是作为商家面对用户,还是乙方面对甲方,好的设计者都需要用有说服力的信息来推销自己的观点”,Joyce最后总结道。诚然,卖不出去的好设计也就失去了“好”的意义。
在活动现场, frog 的工作人员还为参会者派发了手工制作的礼品,包括手工印制的T恤和帆布袋等,兼具创意和实用性的 giveaway 收到了大家一致好评。没到现场的小伙伴也不用眼馋,只要密切关注 frog 的后续活动并积极参与,一定可以精神和物质一道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