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付志勇主题演讲:城市体验与公共服务设计

9月14日,2012中国交互设计体验日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系主任付志勇为我们带来了主题为《城市体验与公共服务设计》的精彩演讲。

付志勇: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文科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艺术类分委员会秘书长,2006年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入选者。1998年曾赴日本筑波大学参与感性评价特别研究项目,2008至2009年为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与交互设计、服务设计、信息可视化等。完成的课题包括教育部《综合性大学的数字娱乐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复合型 人才培养》、清华大学《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设计研究》等人文社科项目;以及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的社会化媒体可视化表现研究、诺基亚研究院的弹性社交网络设计研究、韩国三星公司的整合情境化体验的未来移动界面设计研究等海外项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系主任付志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系的付志勇教授给我们带来城市体验与公共服务设计。

付志勇:谢谢大家!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演讲,我是第二次参加交互设计体验日活动,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人山人海,这样的一个非常大型的活动,其实我也看到有很多我们的同学还有之前的校友参与,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当然我从另外一个层面也在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当有这么多人去关注这个行业,去关心这个领域的时候,对于我来讲是一个特别大的压力。因为大家知道像我们每年本科毕业在信息设计与交互方面也就十几个人,所以当我把这十几个人放到这一千多人的会场里面基本找不到了。所以对我来讲在清华这样一所学校里应该做什么,所以希望可以分享一些不是特别具体的东西,关于理念或者关于一些研究的东西,也是我们同学的一些探索。

其实这个题目也是我们做的一个探索性的研究,首先我做一个我的背景介绍,我本人也是学工业设计的,89年开始读大学学的工业设计,到了2001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央工艺美院已经并入到清华大学,开始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叫做信息设计研究,那个时候我们开始转向关于什么叫做信息设计这个学科领域的一些研究工作。到了2008年的时候,也是得到辛向阳老师的帮助,到美国的卡梅隆大学做了访问学者,那时候更系统地做交互和服务设计方面的研究。我的导师提出来“当我们面向新的数字时代我们以什么样的学科来面对这样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所以当时我们提出来信息设计。

在05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信息艺术设计系,有工艺系的老师,有视传的老师,我们重新组建了一个系。06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数字娱乐、教工科的学生来做设计。2009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生项目,这个项目是说在高水平的平台上如何去跨学科地培养人才,这个是我们本科的一个教学的体系,主要有四个方向,包括摄影、动画、数字娱乐以及信息设计,这是关于我们信息专业的一个核心知识结构。正好做这个研究的时候我在职读博,所以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这个方向,核心是信息媒介和交流,根据这个来组织整个信息设计的专业的知识架构。

这个是关于信息设计的能力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需要多学科的这样一些知识来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更完整的结构,关于这个研究我们在去年的论坛的论文集中,包括具体的课程设置也有。大家可以一起了解一下。2006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数字娱乐二学位,面向的是非艺术类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经过我们三年的教学以后有非常大的比例比如说25%的同学从二学位转为一学位,比如原来学材料,现在学做游戏,我们知道的今年在美国读一个硕士,毕业以后今年在加州那边的一个公司在做,也有一个是在苹果的总部那边做设计师。

我们会发现实际上从这个概念上去理解设计的话,可能完全不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交互或者是UI的这样一个含义,我们应该更像上午柳冠中先生说的从设计学科的角度讨论什么是设计。我们的交叉学科的项目实际上是我们计算机系、美院还有新闻传播三个学院联合做的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模式我们简单说叫做多入口,来自不同院校的各个理工院校的也有,艺术院校的也有,各个学科背景的都有。经过我们的交叉学科的导师的团队来自计算机的,来自美院的,来自金融传播的导师团队,最后可以选择计算机、金融传播或者设计学科作为一个出口。

在这样的平台上我们培养的人才,如果说用这样的模型来表示的话,我们是说这是一个梯形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有本专业的技能,无论是来自于设计的,还是来自于工程背景的同学,一定要在本专业上有非常好的素质,然后我们提供一个跨平台的锻炼的机会,让你去学习交叉学科的方法。所以这样的一个梯形的节点是我们重点培育的方向。

同时清华大学做的暑期七周,这个活动实际上是跨文化、跨学科、跨专业领域,去思考一些全球性的问题,比如说健康、教育、环境这方面的一些考虑。所以其实可以看到在学校我们在做设计这方面研究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在更多的学术或者理念的层面更关注于社会。这句话是SMART参加的一次颁奖典礼说的一句话, 这个给我们更大的空间,设计其实不是面对一个具体的事情,当然材料工艺或者是结构这些也很重要,美学也很重要,但是文化层面我们首先要思考人。

这是关于设计的四个图,卡耐基梅陇的现任院长曾经绘制了一下,实际上我们发现我们和传统的signs工艺以及更复杂的我们说的环境,甚至更大的组织环境都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交互设计应该和我们在行业内的交互设计的概念有所不同,这里我引用交互设计的一个描述,更多的是塑造人的体验,研究的不仅仅是人机之间的互动,还有人和产品、环境、服务之间的互动。

所以在我们学校的角度看来,我们在做交互设计教育的时候,其实不仅仅关注在这样的一个UI的产品的层面,我们也要跳出来去看更多的交互的可能。比如这个实际上是通过手机的摄像头感知外界的形状,然后转化成声音,经过训练的盲人就可以听到外面有什么样的建筑物,这也是一种新的在思考交互的方式。另外比如说我们知道有盲道,实际上就是盲人和周围环境的交互,盲道的凸凹的平面本身是一个界面,实际上这个界面是我们说的城市的一个界面,其实这样的一个研究在我们的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有非常大的空间。

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俗称叫猫眼,在高速路两边放置的,如果有灯光的话晚上会反射过来。去年暑期在加州也是自驾沿着加州公路往前开,我后面大概开的四个小时完全是黑天,所以在车里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景物,前面100米能看清楚,两边有连续的亮点延续着,告诉你别开到两边去,因为两边有丘陵,这个时候我们相信的是GPS导航,虽然有时候不靠谱,但是这个时候只能靠它。实际上我们在生活当中有一些物理的交互,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能够把你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的还有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空间,类似这样的空间可能对我们未来的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用斯坦福的教授的话来说,计算已经从原来的我是一个更关注于数据现在变成交流,从一个机器变成我们可以栖息的环境,现在有网络社区,从异类到可以帮助你的朋友。这样的转变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做的设计领域正在不断地扩大,当你去看它的关键词的时候,除了传统的交互、情感这方面的研究,现在关于环境的,关于市民的、生态的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多的,甚至像有形媒体,他们也非常强调关于界面在人、数字的信息当中以及物理环境之间的互动。所以我们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开始思考如何把城市设计这样的城市规划和交互,这个交互是一个更广义的交互以及服务结合在一起。

应该说实际上我们的关键词变成一个关于人或者活动,关于行为,当我们把这些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空间可以做更多的研究和创新。这是一个插图显示我们当前生存的环境,到处是汽车,到处是各种尾气等等,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难以再去忍受的地步。

但是实际上不仅仅是如此,今年的721的时候还有一场大雨,在北京造成了这么大的灾难,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我们所熟悉的环境其实在经历一些自然的变化或者人的变化的时候,会让我们觉得不熟悉。怎么和我们的环境之间建立起更好的联系?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工作来做。城市的问题之所以作为我们的一个研究方向,因为我们有很多的研究方向,我也参与非常多的研究方向,这是一个单独的课题,因为我们发现我可以用这个把所有的因素非常复杂的一些理论,包括社会学和生态的、系统的这样一些理论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探索。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建立这样一个LAB,这也是一个很小的因为课程和项目来做的,把北京作为我们的一个研究对象,去看我们可以在什么层面上用我们设计的方法交互的、服务的或者信息可视化的方法解决城市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其实在一起上课,包括把中国和美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探索性的尝试。

同时我们也有这样的一个模型,实际上这个模型当我们提出来城市媒体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是把数字媒体和物理的城市做了一个结合,当然现在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词是O to O,线上线下,我们的目标是对城市体验进行重新的设计,这个体验设计的流程可能我们在我们的设计过程当中都有所接触,我们最终是希望有一个城市的新的生活方式,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也把这个研究做了一些分类,比如第一个项目,我没有特别的例子。

今年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我们有一个主题展在世纪坛的数字艺术博物馆,我们和奥地利合作了一个项目,通过空间的互动,展把北京的数据、生活、故事以新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是我们做的一个项目,9月28号的时候应该开幕,也欢迎大家去看。

第二个是Urban Mbbility,不只是交通,实际上是一个移动的概念,其实上午的柳冠中先生也说到了,当你从移动性的角度去看交通的时候你可以有不同的视角。

第三个是OS&Interface,城市有不同的操作系统,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包括运行当中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一个是Public service,这方面我们有非常多的应用和现成的工具使用,这个只是我们做的一些简单的尝试在我们的研究生的课程选择了像751的动力广场,像三里屯、五道口这样的一些中外都知道的地方,因为合作的是和美国的学生、老师合作,每一个课题都有一些侧重。

总体来说我们是希望研究一些设计的可能性,这些设计并不是给出一个方案,更多的是在研究的层面,因为我觉得像我们跟非常多的公司合作,跟微软,之前的摩托、诺基亚当然现在还是在跟微软合作,包括韩国的三星,有很多的项目这方面的合作学生也知道掌握设计流程,但是怎么推进一个创新型的设计,去发现一些未知的领域,这个是我们关注的。所以我们在这样一个项目里面如何去设计一个城市的活动,一个城市的新的生活方式,一个城市的系统,这个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首先的第一个项目我们做的是关于751的,751是798经常举办活动的地方,关于活动其实我们不去探讨因为人的聚类或者聚合是不是有他背后的规律,上午有几个演讲人都有涉及。751因为经常有一些公众的活动,所以我们会研究人的聚合以及互动可能会是什么,我们也有一些关键词对这样的设计做一些解读,比如说从三个角度去看环境、场所是怎么样构成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实际上我可以从社会学的方面找到更多的有意义的新的想法。这只鸟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不是同一张图,像凯文凯利的失控里面也讲到,整个鸟的飞行是自组织的系统,只要不碰到别的鸟,远离危险就可以了,但是最后的变化是千变万化的,从社会学的角度更多的是给大众和参与者更多的自由的机会,其实他可以创造出无穷的效果。

有在计算的领域的一个词,群体词汇,像重包的理念,用在很多的网站的设计上,也是跟这个有关系的,去年放的一个电影,因为那边的纸片也经常在参与我们学生的培养工作。他谈到了脉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脉,大家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当我们做一个关于活动的设计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可以去考虑怎么把众人的力量整合到一块。

这个图实际上是我们试图去揭示人的聚集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它会演示不同的色彩的变化,关于这个项目我们希望在空间当中对于不同的一组人或者人群人如何去共享他们的情感,我们也在技术上面做了这样的一些探索。

这张图片是通过一个手的互动可以改变颜色,只是一系列传感器做的这样一些实践,实际上我们探讨的是一种新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这种可能性能够让我们的同学去了解实际上这个东西我是可以去做的。包括我们今年夏天在微软做交流的时候我们去跟他们的研究人员交流的时候也是说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做原形的实验室,里面可以快速地去实现你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的实现其实可能在商业角度上并不能够真正地商品化,但是它可以验证我们的一些想法,让它能够真正地在将来的时候实现。包括最终的效果可能是这样一个东西,可能是一个佩戴式的类似传感器和手镯或者什么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它还有一套系统,实际上这套系统可以用在一个活动的整场活动当中,包括现场的氛围的营造,这个只是我们的一个概念,后面还有一些后续的研究。

另外一个是我们在做五道口的研究的时候会发现实际上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实际上是不是有一个新的角度研究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有一个五道口的交通工具,包括从早到晚的变化的可能性,包括从文化的角度,因为那个地方有很多包括国外的留学生聚集的地方,我们看到12点钟之前是中国的学生,12点钟之后更多的是国外的留学生,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怎么样更好地进行文化的交流我们按照平常的思路也会做这样的研究,比如这是一个用户的流程图,我们做服务设计的时候经常去画这种图,去看每天的流程是怎么转换不同的交通工具的。

然后这些共同工具的出行方式和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我们说的这些交通工具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包括他的手机和应用工具是怎么样建立关系的。实际上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看,其实你做每件事情增加能量或者付出能量,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可以改变现有,我们现在很多都是基于GPS导航的一些应应用,实际上当我们做分析的时候,当我的城市每天能量消耗,比如说出租车会消耗多少,自行车会怎么样消耗,每个人有什么样的消耗,这些数据可以支持我们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其实这个项目也希望能够提出来我怎么重新地看待一个面向移动性的这样一个新的研究的可能性,比如我是不是可以通过我个人这样的一个定制的个性化感知的关于能量的平衡的理念去做一个新的应用,当然后面也还会有继续的开发,只是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新的角度做一些新的产品。

最后一个例子我想分享的是关于三里屯,三里屯这个地方大家也都知道有很多的商业的中心,有很多时尚,但实际上我们发现其实在我们没有走进三里屯的时候发现三里屯的外面有一个过街天桥,这个更有意思,我们可以虚掉三里屯这个地点,可以更多地看一下一个过街天桥在城市里面起到什么作用,这个过街天桥不只是人通过的,同时也是城市的缩影,各种小广告和人站在上面,有人在上面四处观望等等。同时整个地区的交通有可能是很混乱的,有可能是各种路都交错在一起。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地点的时候,其实我们也看到行人、桥、交通和周围的建筑这样一个系统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联系,如果分解看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人和建筑、人和车、车和建筑,不仅仅有人和物的互动、人和环境的互动,也有物和物之间的互动。因为现在我们有物联网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包括车联网这样一个新的概念,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交互的概念继续拓展到这样的一些领域当中。

一座城市的管理和运行肯定不能是集中控制的,因为一旦集中控制一旦出错整个城市就垮掉了,一定是分布式的、协同式的,各种交通方式能够各行其道,包括桥上面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提供给行人,包括提供给车辆,还有附近的商家怎么利用桥做很多的文章。包括我们在设计当中也考虑到这个桥面大家走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走过的车的噪音和人的一些踩踏变成能量供晚上的一些照明等等。实际上对于这样的一个空间我们有非常多的设计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说从传统交互设计来讲,我可能不会这么去想,肯定先想到有一个显示屏然后做UI,但是站在设计的角度,我们先想这么多设计的可能性,最后再看这一部分可能是做视觉的人要做的,那一部分是工艺的,那一部分是环艺的,那一部分是交互的,很多是交互协同的形式。

我们这个例子是想说桥和桥之间其实也可以建立一个联系,比如前面的桥下面有积水,就可以在前面或者两边的桥显示当前的状态,比如这里告诉行人前面有积水,或者交换车辆等等。通过这样的研究,其实我们会发现做那样的显示系统其实我们有很大的空间,包括这次我们城市的积水如果有这样的传感器,因为我知道这样的传感器我们有非常多,现在这方面的课程也在学校里开设,这样的传感器也非常容易做,如果真正能够把它放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积累这样的信息,和我们的移动工具,和我们的车辆、桥梁结合在一起,其实我们就有一个新的交互的空间和系统。

所以我们再去思考的时候会看到关于个人的信息和地点、商业结合在一起,关于能量的循环可以和桥的本身的自身结构结合在一起,关于个人化的比如坐公共汽车或者什么,因为现在很多人不走过街天桥,直接跳护栏过来,非常危险。

另外一方面保障了城市交通的安全,从事这样一些安全健康的包括这样一种能够照顾到环境的一些方式可以创造一些新的生活的方式。这是一个卡通形式的视频表现,这是我们目前的很多交通路口的状态,行人都是相互的掺杂在一起。这个也是吸收能量,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也是来自不同背景的来自于交叉学科一年级的学生,视频动画也有一些信息交互的,还有一些技术类的同学一起参与。

包括前面的那个踩踏的,实际上现在有一些成熟的产品在应用,其实我们的理念是说在很多的时候创新也是需要整合的。这样的设计也是说如何让环境变成更友好,你愿意从上面走,如果这个桥很有意思我就愿意从上面通过,通过设计其实是可以改变人的行为,然后再进一步通过人的行为去改变一个生活方式和文化。这也是关于前方的一些显示,包括我们侧面的护栏也都可以有一些信息的显示。

这是我们作为整个研究项目的一个最终的结题,我们做一些课题就会考虑我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作为结束,可能很久以前我们都说你必须做一个UI出来,现在我们更多的是把你创新性的概念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别的课程实现,或者到了企业以后可以继续深入地去学习。最终这个成果我们到首尔大学,它也有一个研究生项目做了一个展览,和他们做了一些这方面的交流。

所以我想说通过我们之前的这样一些关于城市媒体的一些研究,包括我们对于交互设计的重新的思考,其实我们是希望能够寻找一个跨学科的对于城市生态研究的新的视角,同时探索交互设计可能的新的领域,不仅仅是在做手机界面的时候对于人的操作行为的研究,其实可以有更广阔的实践空间。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有一个新的设计的价值观,通过我们的设计和这样的行为去改变整个文化。所以关于这样的课题,我们在明年的暑假有一个CRA国际会议在拉斯维加斯,我们还有一个分会,我们的一些研究成果还包括我们一些相关的研究会在那次会议上有发表,当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看一下这个网站,然后愿意投票的话也可以,当然要用英文来写。

我的演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付老,请留步,同学们有没有问题?

提问:付老师您好,刚才听了您的演讲之后我发现在您的城市体验和公共服务设计里面我感到公共设施一般都是静物是死的东西,通过对它的交互的一些设置感觉它跟人有了友好性的交流和互动,我觉得这是文化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我觉得这很好。

但是因为您这是基于一种城市体验的研究,它会牵扯到很多的方面,比如说城市的发展、地域的文化还有居民的素质等东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繁杂的课题,我想知道您在做的时候实现的难点是什么?一般情况下是怎么解决的?还有您的BBL现在应该是基于一种实验室的研究阶段,它真正的推广的时候您觉得现在能推广到什么程度?谢谢。

付志勇:先回答第二个问题,这是我们的一个实验室和课程结合的项目,真正能够实现,因为其实我们做很多科研课题更多的是面向未来的研究性的,所以可能我们会有一些具体的实践,但是主要就像MIT的MIDLIBE探讨未来的可能性,因为学校有一个特点,真正让学校的研究落实到具体的实际产品的时候,还是要和企业合作来做。

第一个问题,其实当我们去考虑这样一个课题的时候,其实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把它设定成一个可控的课题,因为本身城市这个主题会很大,包括这次北京国际设计周的主题就是智慧城市,这里面好多的专家会做很多的研讨,我们做的框架也会很大,但是具体做一个课题的时候会关注到一个点上,把这个点做得很深入的时候就能够体现出来你对城市的理解,对于城市的规划,对于各种可能的政策方面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皮皮车这件事情在外地可能很有危险性,变成非法营运,我们怎么根据我们的文化特点和政策做合理的产品,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做研究的,虽然我们的课题是关注城市的,但是具体还是要落实到人,落实到他每天的生活,你还是可以有研究的点。之前我们的训练其实这样一层一层下来的时候,也都是非常有用的。

提问:您好我是来自腾讯CDC的,刚才看到您在分享过街天桥的那个案例,我想问一下这个过街天桥吸引翻护栏的那些人,让他们尽量走过街天桥,是这个意思吗?

付志勇:这只是其中一个点,其实我们把这个桥作为一个对象来设计的时候,它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你会发现其实有过街天桥大家会有去翻护栏的人,这样的人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我们也做过分析和研究,实际上很难通过一个设计可以去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制止他做这件事情,因为制止他最好的办法是把护栏加高,让他爬都爬不过去。但是另外一种方法是在这儿有一个吸引人去的地方,这个问题直接解决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是一种行为习惯的问题,我们创造一种方式试图解决这个事情,是不是真正能够解决要实践一个真正的项目之后运行着看。

提问:这个东西是不是可以从翻护栏,他想翻护栏的基本点去想?比如说他为什么翻护栏?他可能是觉得这样他会比较快。所以我觉得这个天桥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想怎么解决能让他走我们的天桥,会比翻护栏还要快,如果天桥可以设计成很快,比如说像速达梯那种东西,直接从这边让人不用走送到另一段,比过街天桥还快,还比较爽,可能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付志勇:实际上是这样的,设计师有一个度,比如说我们做交互设计的人我们去设计一个天桥,那就是建筑学的领域,或者是说产品设计的领域。然后我们也都看过很多关于未来的这样一些产品,当你从一个价值的角度去看的时候,做这样一个东西是不是那么地有价值,比如说最简单一个例子,包括排队,包括其实我们经常出国会知道,你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替后面的人扶一下门,然后你要跟人家说谢谢你,人家为什么会帮助你?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出国的经历,第一周你其实会发现,为什么他们这些人都会替我扶一下门,为什么他们会让我而不去抢,不会不排队?其实这个东西是一个文化,这个文化实际上我们可以试图去尝试去解决,但是可能不是能够马上解决的。所以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做,作为设计的时候有些可以做,有些是没办法做的,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在哪个界定的范围内可以做设计,因为有些从成本上就不会做这个设计的。

提问:了解,文化是一个方面,但是我觉得最终要解决用户的需求,只有根本和彻底地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了,这个需求可以解决。

主持人:咱们再次感谢付教授,谢谢!

IXDC,引领设计变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