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微软曹睿杰|莫做被方法论催熟的设计青年

曹睿杰,微软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主要负责微软人工智能(小娜、小冰等)还有相关搜索引擎的设计。在专访中,他从情境化设计、视觉设计和数据等多个角度分享了他对用户体验的理解与体会,还对设计师应该如何面对挑战去获取成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为专访内容节选,完整视频请于文末点击链接转至Meia直接观看(约22分钟),以下为访谈部分文字实录:

用户体验不是一个名词,它其实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是扮演解决方案角色的人。用户体验慢慢会成为思考方式,而不仅仅是一个方法论。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我们有时候确实很难顾及到产品的方方面面。我理解的有这么几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需要我们去observation,就是观察。你要观察用户的行为,观察用户遇到某些事情时的改变。第二个是什么?你要做User Study,做User Study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人做出改变时的心理动机是什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在做所有的设计时要有一个sequence,你可以理解为步骤。但这个步骤其实是由各种任务和行动来决定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这个顺序的改变和不断调整都会造成设计解决方案的变动,同时在观察用户的过程中,用户稍稍的一个皱眉,可以理解为他做下一个决定的一个信号。所以说我们在做用户研究或者做分析时,更多地是让我们要有同理心,去想想用户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不是我们一味地想着为用户而设计,如果不去倾听用户,那也没用。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多想,多问,多去体验用户既定应有的顺序。

做产品不仅仅是说好看不好看,也不应该仅仅是好用不好用。用户体验的好坏,不一定完全是以简单来衡量的,而是要到手易用,所谓到手易用就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段和某一个情景下我可以信手拈来,这才是用户体验最核心的评判标准,而不是说,这个东西很简单,它就是好的;或者这个东西复杂,它就是专业的。

比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Windows系统其实它也很复杂,它有很多的设置,那你觉得它就是难用吗?那不一定,因为这是必不可免的步骤。如果一定要以绝对的好,绝对的坏(的态度看体验),那肯定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有问题?绝对的好用说明你主打的是某一个核心用户群,但是核心用户群有一个问题,它只是某一部分用户群。这样我们就没法保证剩下的40%或者60%是不是也好用?所以从通用性设计的角度来说,只要达到我刚才所说的标准,这都是成立的。

情境化设计和用户体验

情境化设计是在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根据用户所处环境的变化来对设计解决方案进行优化,而不是单一地进行UI层面或者是组件层面的改变。

做情景化设计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挑战。往往我们会很关注用户体验中的persona,就是用户画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做大面积和大量级的产品过程中,你会发现,这种固定的persona,会让产品的广度受到限制。所以我们在做用户研究的过程中,并不会抛弃用户画像,但会更多地去把用户画像的范围加大,同时更多地关注用户细节,而不仅仅是以前某一个persona的某一个具体行为,而是一个整体化的persona的行为方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数据和用户体验

数据它不应该仅仅是工程师所能理解的概念,数据对于设计师来说,有时候它其实就是一种设计的媒介或者说工具,它其实能让你设计的面更广,而不仅仅是说,哦,这个界面怎样。

人工智能最关键的一个核心点就是数据,但数据本身是一些代码或者是以byte单元存在硬盘里的,我们设计师是很难处理、很难理解的。但是有一个模块或者维度是我们设计师或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碰触的,数据的存储形式其实是按类别来存储的,比如说这个是以地理坐标还是以对话形式的形式存储的,存储的是纯数据还是文字。如果设计师能够理解或者是get到这些种类,那设计师脑子里就可以知道,哦,原来数据可以提供什么样的能力,对设计也有更多理解的可能性,而不仅仅说我只关注一个方向(视觉或交互)。由于数据的庞大性,它的种类很多,所以你可以认识的面就很广。

比如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天气应用,天气应用的设计以前就是放个太阳,今天最高多少度,最低多少度。这只是我们固有的理解,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理解是基于外界或者是现有竞品所得到的。但是如果你能看到我们数据存储的过程,它是有单元分类的,在单元分类里,数据到底是以7天为单元存储,还是以15天为单元存储。还有所谓的空气质量,它是什么样的数值,到底是100—150算污染,还是150—300算污染?所以无论是在区间度还是分类种类上都可以告诉你,你在设计天气应用或者设计体验的过程中,你要做的并不一定是看到过的别人的东西,其实你可以提供额外的东西。这些额外的东西反而是你在进行产品竞争中的杀手锏,这个数据是很有用的。

挑战和面对挑战

其实从业很多年,有过很多的挫折,也有很多的失败案例,但是要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从假设出发,假设用户有这样的需求,然后去做设计。但是往往等我们做出来之后,发现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这种不成立就造成了我们要返工,返工过程中又要浪费一段时间,所以这种瀑布式开发导致我们错过了很多的良好的时机,这是我们一直在纠结的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国外最近也比较流行一些所谓的新的方法论。其中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是“Design Sprint”,就是设计冲刺。“设计冲刺”顾名思义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地完成一件事情。我在微软的时候就进行过一次“设计冲刺”,为了避免以前发生的错误,我们用了一个“Design Sprint”的方法。这个“Design Sprint”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我不需要让产品直接上线,也不需要快速开发产品,我只需要两周的时间去验证用户的需求,快速的做出一个模型,然后去测试。如果测试结果是好的,我们再去做进一步开发,省去了中间长时间的迭代,而是小步快跑,这样就可以避免我们之前遇到的困难,现在还只是在尝试这个方法。

团队也是我们一直很关注的点,大家都知道微软最近这几年有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前的设计师分工是很明确的,有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所以做的事情很专业。那慢慢时间长了之后就会很boring,没什么意思了。随着时间推移,微软现在把所有designer前面这个附属的title都给去掉了,都叫designer。这就给现有的designer一个挑战,你可以什么都做,也可以什么都不能做,就是这种未知和已知。所以设计师其实要面临很多的挑战,随着未知区域的变大,他的热情越来越高,他可以尝试很多以前没尝试过的事情。很多设计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不是按照工种去区分的,而是平等的,一个group,一个team互相讨论,互相迸发这种火花。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团队搭建的方向。

国内外用户体验差异

在很多外企待过之后,和很多外国的设计师、中国的设计师都接触过后,我觉得其实最大的差异还是专业度,你可以理解是背景的专业度,工作方法的专业度,行为方式的专业度。这种专业度其实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对待设计的热情,还有一种细节的关注度。

我们国内的设计师也有很多的优势,就是会快速地学会一些东西然后投入实战。但会造成一个短板,这个短板就是认识很肤浅。认识很肤浅的结果就经常会转换思路,换完一个思路,发现又有一个新思路,又要去尝试。他永远停在表面去探寻这些不断改变的虚无的方法论,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真正的设计其实是应该静下心来,去想一想我们到底是在追寻什么,是帮助用户解决什么东西,还是仅仅依靠方法论,因为方法论只是一个名词。

我觉得这应该有两个原因。以设计师的成长路径来说,大概分为两种,就是上班和学校。我先讲一下上班。大家都知道一上班就会染上一些所在行业和所在公司的风气,但是大家都知道,由于我们现在中国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迭代也非常快。所有的PM也好,工程师也好,CEO也好,组织架构本身就是很零碎、很自由的风格。大家以结果导向,不断地迭代,不断地快跑,导致设计师进入行业的时候,他在面临着一种动态组织架构时,很难寻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寻找自己定位的过程中,就会从各种不同方向试错,试错过程中就会浪费时间,所以就难免会出现跳来跳去的情况。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像我刚才说的,就是中国的设计教育。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家都知道本身起步比较晚,很多的方法论有是国外引进,有一部分是自己创造的。这个过程也会造成再次吸收,它不是原原本本的设计方法论吸收,而是中间有一个媒介,是学校也好,是老师也好,在再次传送的过程中是有损失的。损失的过程中,就会导致一种认知深度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是两个原因导致的变化。

教育平台和用户体验

像现在这种在线教育平台是很好的,为什么呢?它解决了一个公平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设计师有的是毕业于比较好的院校,有的人是毕业于中等院校,甚至有一些人根本没有经历过院校学习,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是很好的设计行业从业者。

同时平台能把所有门槛打通,每个人都可以去进行学习,同时积累了大咖、小咖,甚至是各种不同种类的人,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听取不同的建议,这对于设计师的成长是说才会是全面的。这其实也是在往国外的设计教育形式靠近,这才是真正有益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完整视频:专访微软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曹睿杰:到手易用才是好的用户体验


Meia | www.meia.me
由IXDC团队打造
中国首个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在线分享平台

 

往期回顾:

告别线框图,不懂技术也能做出精美的高保真原型

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

做产品,如何避免“迭代越快就死得越快”的误区?

IXDC,引领设计变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