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Rainer Wessler主题演讲:《拥抱开放式创新》

2013年6月21日,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在杭州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青蛙设计创意总监Rainer Wessler为大家带来题为《拥抱开放式创新》的精彩演讲。

Rainer Wessler:青蛙设计上海工作室的执行创意总监。Rainer在创意产业领域有着超过十二年的工作经验。在其多面化的学科专业中, 战略设计、创新流程管理、概念设计在其职业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ainer带领着青蛙设计创意团队服务于来自国内外的全球500强企业。加入青蛙设计前,Rainer曾在伦敦iconmobile带领着一支专业化的概念设计团队,他还曾在沃达丰集团领导设计规范团队。他的工作涉及到定义、检验和执行公司未来服务创意概念,为公司愿景和策略提供支持。Rainer曾受邀担任国内外知名论坛大会的主讲嘉宾,如“量化自我北京大会”、“Telco 2.0”、“彭博商业周刊全球绿色峰会”。他本人也曾接受来自《中欧商业评论》等国内一线媒体的采访。Rainer拥有心理学学位,尤其理解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和人机工程学。

 

青蛙设计创意总监Rainer Wessler

青蛙设计创意总监Rainer Wessler进行案例讲解

 

以下为演讲实录:

童慧明: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到浙江省人民大会堂这样一个非常庄重、过去只有在这里开党代会和政府大会的场所,来举行我们“2013年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这样一个活动。它其实代表了很多含义,说明设计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速的时代!

回想五年前,IxDC的前身“书友会”在广州美术学院举办书友会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来了600多位交互体验设计师,我当时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交互设计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IxDC从2010年开始,到目前已经连续四年举办活动!这两天,我跟很多朋友在说,这应该是中国的设计行业中前所未有、规模最大的设计体验周,而另外一个感慨是今天坐在台下——不管嘉宾也好,演讲者也好,还是听众也好——可以说99.9%都是年轻人,都是年轻的面孔。

昨天跟创新工厂的吴卓浩先生交流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在传统的设计发展中间,中国都曾经有过一个向外部学习的过程,甚至走到今天我们和世界还有一些距离的话,那么交互设计是一个同步发展的状态!”新的设计的思想、新的观念在全世界都被重新定义,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中国的交互设计师们一定会为世界的交互设计发展作出他们的贡献!

下面我们就启动今天上午这场论坛,第一位演讲人是来自青蛙设计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主持人Rainer Wessler先生!有请!

青蛙公司在我的概念中,既是一家世界著名的、拥有很长的设计实践历史的设计公司,同时又是一间年轻的设计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德国的主要设计杂志封底,我记得起码有四到五年封底广告全部都是来自青蛙设计!所以,也就是从那个时候,“青蛙设计”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间非常令我敬仰的设计公司。进入新世纪之后,这间公司在整个设计与服务,包括创新的模式上进行了非常大的转型,像设计战略、像设计前瞻性的创新的思考,包括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实践!下面我们有请Wessler先生为我们演讲,他的主题是《拥抱开放式的创新》。

 

Rainer Wessler:大家好!我在中国已经生活了超过四年的时间,一开始我要先感谢各位给我这样好的机会,起了个大早就来到这个美丽的杭州会议厅!我们大家在这里分享我们的想法、观点,艺术、设计创意,而且分享创意设计未来的走向——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我是青蛙设计公司的雇员,我们这家公司做的是全球产品的战略设计,我们是具有长期创意历史文化的公司,我们的历史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在1969年就创建于德国,等一下我们的创始人也会上台给大家讲话,这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平台,也在业界有非常高的地位!

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如何跟产品建立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关系又是如何来进行。然后我们会讲一讲我们如何通过一个个人计算的体验变成更好的连接和关系——我所讲的会反映在已经做过的一些事情。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未来要出现的一些事件,作为交互设计师必须要有什么技能才能有设计出这样的体验。

 

一开始,我们都会讲个人计算,那么个人计算的第一波是这样子的?这是第一次以用户为本的一种个人计算的体验,一般来讲是显示器、键盘和鼠标,也许再加上一个打印机,会写一个小小的程序,玩简单的游戏,或者进行一串指令的执行,这个已经是早期非常漂亮的计算机版本,当时大部分都没有想到移动性的问题,也没有互相的连接,也就是说没有联网的东西!然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大型的革命或者转型,当处理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时,我们开始进行沟通,用电缆进行连接。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计算机跟连接技术相关,同时我们看到每个人对移动手机的亲近程度,甚至离不开它。我们在全球看到这样的改变,还会有更多的改变!个人计算将见证一个新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将要迎接一个令人惊奇的第三波——其实今天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出现——会变得越来越缺乏物理性。我们认为城市、一些区域的地区、房间会承担我们现在移动手机物理设备承担的一部分功能,也就是说,空间会协助成千上百的输出,但你不需要协助它,却可以享受它带来的方便和私密,甚至不需要在屏幕上看。这是我们移动手机带来的体验,像这样一些非物理性、背景性、空间性的一些互动工作方式、游戏方式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讲到空间的范式就是一个城市,它在未来是充满感应性的。在中国会面临大量的人流移动,我们必须要保证他们在流动的时候是安全的,他们的水跟食物,如果要满足一些挑战和建立人类的宜居环境,必须要充满一个感应性的空间,必须要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无处不在的数据。城市就是有数据来进行驱动,而且数据的收集也是无处不在。

 

(PPT图示)我们来看这个概念,可以应用在厨房,这就是刚才我讲的空间承担了个人计算的一些功能,厨房如何来进行食物的烹饪,这里其实就是一个连接着所有物体的“物联网”,这个空间可以了解厨房里有谁、有什么东西,同时还有一些周边性的信息,比方说互联、通讯。我会把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数据投射到这个空间里,空间里的感应器就可以收集这些数据,同时做出反应,帮助以及协助我完成要做的工作;同时,根据这个环境给出一定的协助和指令。这些设施都有学习的能力,这个产品叫nest,就是可以学习你使用它的方法,一周之后就明白你是如何调节温度,喜欢什么样的温度,一周之后就会根据你的习惯进行自动的调整。同时,我们也看到,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无形的,所有这些体验其实都是加强了创造性,同时也受到了后台软件的加强。我们可以看到在什么地方、什么事情是重要的,(PPT图示)所以这里有一个数值表可以看到这些智能到底如何和人类进行互动的。

作为一个交互设计师,其实我们工作的性质就是一定要知道如何改变这个社会,我想和大家分享这个观点——非常简单的一点——我们要做更好的像素、更少的图片,同时更好地进行接触和联系。我们应该要去解释怎么样做一些接触式的联系以及接触式的体验。我们可以看到电脑变得更加镇定,但同时不会强迫我们做一些感觉上特别不自然的事情,或者是违背自然秉性的事情。它都是由数据来推进,我们必须要知道数据,了解数据、数据的收集,要知道数据的收集是怎样的,所有的数据都是交互设计的原由和驱动力。

关键的是,如果现实如图所示(PPT图示),我们认为这不是可以衡量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所有感知的世界会不断持续收集数据,目的就是能够很好的运用数据,把这样的数据放在背景中进行分析,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所有设计师必须意识到的一点。而我们做服务的这些设计都是非常完备的!如果买一双鞋,他们会问你鞋子的尺码才能为你提供服务,所以这样的世界会因此而这样改变!世界会因目的而不断收集数据,而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过程!所以未来交互设计的挑战就是如何把数据收集并正确联系到数据后面。大家可以看到数据的价值并建立联系,作为设计师就必须和客户进行联系,比如说,收集了数据,如何使用呢?能不能为我所用?对非常倾向技术的人,一定要把这样的体验释放出来。所以,作为交互设计师必须有数据收集,同时把它变成客户能接受的数据收集的方式。

 

我们作为交互设计师,必须要重新定义一下如何以未来的体验运用数据。可以看到的是,数据必须要得到改变,必须为未来的人类作出改变,同时它比较开放。数据必须能够被所有空间的人接入、准入,这些能获取的数据能够真正提供一些相应的信息和信任,所以这可以驱动个人、小企业、大企业做一些数据的创新,这也是中国需要做的。我们必须创造一个相应的环境,鼓励人们做更多的创新,同时鼓励人们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的意思就是如果说在未来的城市,数据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能够让生产商准入的东西。如果能获得数据,人们都能够更好相信背后运行的软件,同时让他们觉得你肯定可以很好地去运用数据,作出不同的东西。这里给大家举一些例子。

(PPT图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案件。(PPT图示)这是美国政府给所有公民的GPS数据,作为军队的设计师和设计人员认为这样有非常多的好处,比如说,可以看到不同地点的数据、不同气侯相关的数据,人们不能想象会变成怎样。未来一个联系性的城市也是需要有这样一些交互性的数据!我认为,未来的消费者们会更加直白,同时运用数据的能力更强。现在可以看到一般的客户非常有可能写自己的软件,他们会写软件和语言,写软件已经变成了越来越普遍的事情,而不是专业的工程师才可以做的事情了。

(PPT图示)这个是我们在上海的创意总监,他不是技术人员。他有一个习惯:无论什么时候乘坐飞机,都会再坐这个飞机。他认为所有的飞机可以坐两遍,于是设计了一个APP,他的目的就是用一天不到的时间把所有数据放在网上,创造作为的APP来运用这些数据,这是非常成功的一件事情!你可以看到创意可以让每个人设计自己的软件,大家可以用这些不同的操作系统或者界面,用一些不同的方式,帮助人们创造更好的用户界面,所以这也是交互设计师要做的!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体验,而是应该和人沟如何提供服务、形成体验。

(PPT图示)这个可以看到我们设置的一个交互设计,它是一个3D的打印机。你可以通过它打印出任何的3D模型。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设计师一定要用一些数据,来将你想象当中的创意打印出来!

(PPT图示)接下来看到一个智能空间的情况。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很多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工作室在做的一些相应的工作。这是我们开放式的工作室APP,主要是很好诠释了我之前的观点,这个观点是做创意的文化,我们一定会暴露在大的数据当中!其实,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用了多少能源、有多少人在工作室当中、有多少人在来工作室的路上、有多少垃圾产生、做API的时候有很多相关的东西,这个数据非常有利!大家可以看到我做出来的一些处理器、处理单元,这些都是由背后一些相关传感器来驱使,同时也可以收集与空间相关的数据。为什么要收集呢?因为要用这样的形式体验,同时要看到如何获得数据,更好改善相应的体验,同时如何在——比如说在运用数据方面——做到不同。例如,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关闭空调。如果这样的情况利用了数据,将变得非常容易实现!

与此同时,这边也有很多对公开数据、消费者数据准入的理解。(PPT图示)这是我们在西雅图的一个工作室,他们在做很多青春期的少女在做的DIY,我们选择了一些合作式的元素,让这些小女孩用很好的高科技做针织和编织的工作,这可以为我们创造非常大的市场,和一个非常好的数据理念。给别人数据,就相当于给别人自制的能力和权利,你们可以创造和创造一些和数据相关的世界。我们很好追随了DIY的软件,这些软件在未来都会有一些很好的元素在里面,体会到DIY的重要性。

很多设计师只是简单摄屏的技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些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把这些技术放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些都是我们的创意,我们只需要知道原理是什么,在微电影当中可以花很长时间才可以找到他,而另一个人只需要腕代,你只需要知道怎样的运用即可。所以未来的交互设计师一定要用新的方式真正去玩转空间。

(PPT图示)这是我们在上海工作室的设计师,他其实也是非常时尚的人,所以做了一些非常时尚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到,他将相应的RFID的摄屏技术应用到一个戒指上面,由此可以进入地铁等等。它不是新的技术,它只是一个技术的新创新。

接下来的概念是纽约工作室的想法。纽约想到了支付手机未来的形式,比如说可以支付电话未来的情况。这是公共电话新的应用,同时可以不断收集一些周围的数据,反馈给周围的群众,是完全不同目的驱使的实验。你可以为当地的公司提供相应的电话单,也可以做一些其他新的创意。我也鼓励这些小的单位能够参与到整个实验当中,同时找到实验的价值!

也许大家已经听说过关于气流的口罩,其实它是一个呼吸机,不仅可以过滤空气,有一个PM2.5的值,将这个数据通过手机发送到数据库,分享给更多人。这个是鼓励大家进行数据的分享,捕获很多基于地点空气质量的数据!当然,这个版本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老的版本!

(PPT图示)这就是一个放在口罩里面神秘的感应器,它可以测试空气当中微粒的尺度,我们还有一个轻的版本,我们有请我们的材料设计师和工程师一起做,从而把感应器放在一个小的口罩里面,这样就更好、更方便、更时尚,更便于携带。你可以看到,个体可以把数据进行收集、进行集体的应用,这就是未来空间和城市的模型。这个城市的模型是大家共享数据,数据是所有平台的基础,也是我们互相信任的基础。相信未来的消费者有更大的能力解读数据,通过数据建立更多适合自己的内容。交互设计师必须响应这样的需求,不仅是关于新技术、新体验,而是要贴近消费者了解需求,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像我刚才讲的感应器无处不在!

 

这到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还是毛骨悚然的事情呢?数据有时候可以离间人们,也可以让更多人参与。如果在未来的城市当中宜居,应该鼓励更多的数据进行分享,同时把这个力量交给消费者!现在讲完了智能城市的概念,最后讲的是智能公民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收集数据、使用数据不断创新,这样我们的城市才可以变得持续的现代化,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持续的创新!

谢谢!

 

更多精彩,关注2013中国交互设计体验周官网:http://ixdc.org/IxD2013/ 

IXDC,引领设计变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