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套路深 | 滴滴Uber高管同台发声 彼此策略如何落地?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做好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品牌?我们不希望被别人说,你的产品不如国外的某一个产品,你的产品没有溢价的能力,国外的品牌比你更好。”


这是仅仅1个月前,滴滴出行高级设计总监程峰在2016年度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的演讲原话。



大会演讲视频:[IXDC 2016]程峰:设计驱动品牌—滴滴的创意&体验设计


而此时,他的竞争对手——Uber全球产品设计总监Ethan Eismann正坐在台下。


这位从美国旧金山总部特地赶来北京的Uber高管当然不止是来“听讲”的,他刚刚也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驱动创新》的分享,在盛赞了北京夏日蓝天的同时,当然也提到了Uber针对中国市场的策略。




大会演讲视频:[IXDC 2016]Ethan:Uber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驱动创新


在Uber中国已经被滴滴收购的今天,我们再回看一个月前两位“老司机”高管同台为自家产品发声的画面。通过对比两家企业在中国市场迥然不同的战略选择,或许能够为这场角逐的胜负定下些许注脚。


当谈及自身对于中国市场的策略时,Uber反复强调的字眼是“创新设计”和“功能”。Uber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总结为“为城市喝彩”,也就是通过多样化的设计对全球不同城市的交通模式进行优化,进而打入各个国家的市场,并努力保持不败。




专访视频:[IXDC 2016]专访Uber设计总监:产品体验要适应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除了在大会上的发言,Ethan Eismann在接受Meia的独家专访时同样强调了“为城市喝彩”的概念,他直言Uber正集中精力为各个国家和城市定做专用平台,挖掘和适应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打造符合真实需求的产品体验。


Uber中国团队不仅要在出行领域盈利,还力求与中国人衣食住行各行各业有更紧密的联动。为了证明这一点,Ethan Eismann特别提到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优生活”平台,以及即将开展的会员制度。


但在滴滴看来,比起产品功能方面的驱动,“品牌”才是这个时代的第一驱动力,任何企业竞争最终都会转化为品牌竞争。这也就是为什么程峰会在这样一个高曝光的盛大场合掷地有声地说出本文开头那段话的原因。




大会演讲视频:充满颠覆性的“互联网+”时代


程峰在演讲中特别指出,滴滴非常注重利用情感包装去强化品牌,建立用户好感度,而不光是从功能上满足痛点。


事实上,在一年多前的2015年度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程峰就发表过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所谓“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就是颠覆性,而滴滴就是要做一场任性的实验。创业者需要做到的事,首先是要快,其次就是要建立品牌,得到消费者的认知。


一个强调创新设计,一个注重打造品牌,两位“老司机”策略不同,在实际落地上也有差异。欲知详情,不妨亲自观看Uber和滴滴两位高管的演讲全片和独家专访,看完你会深深地明白,什么战略,什么收购,都是套路!




长按二维码也可查看两位老司机的完整演讲

全程有字幕哦(通过播放控制栏切换中英字幕)



Meia由国际体验设计协会(IXDC)团队打造

中国首个创意设计与时尚美学在线分享平台


联系客服 立即参会 立即申请 立即申请
官方公众号×
添加IXDC官方微信,可以直接在线沟通 公众号ID:ixdcorg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

复制公众号ID长按二维码保存图片